

时光在每一个今天的结束中流逝着,新一天的到来预示着今天的开始,今天我们或许重复着昨天的工作,或许开始接受新的任务执行新的计划,或许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事务终于可以放下包袱放松下心情,总之我们都想为今天做些什么,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,工作更出色,为我们的人生增添色彩。其实人生并无需每天忙于赶路,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次快乐的旅游,应该尽情观赏沿途的风景。曾经问过很多人,是为工作而奔忙,还是为快乐而工作?大概还是疲于奔命的多。究其原因,一是设定目标的不切实际;二是不是在做喜欢的事;三是工作成为了负担。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而奔命,我们是为了幸福而生活。于是,随时随地,别忘了注意放松那匆匆的脚步,卸下沉重的行囊,保持内心的宁静,从容的欣赏旅途的景色,尽情领略生活之美。
也常有人问过有没有这样的想法: “等有一天,我有了钱,好好吃一顿,再去痛快地旅行一圈”。然后就开始了拼搏,谁也不知道终点何在,那痛快的一次遥遥无期。“等待他(她)过生日,我要待他(她)好,让他(她)高兴一场”。于是你要让人家期待364天,得到时也是杯水车薪,感情在朝朝暮暮中索然无味。“等我做了领导,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”。于是,善良、才华和自律都等待发挥的一天,可是没有日常的展露和锤炼,人们的赏识和天赐的机缘又何时能来呢?“等我老的时候,我就天天锻炼身体”。身体保养和锻炼是医生资,即使一次性投入,这是件拿有限索取后投入的道理呢?……
总结一下,就是用“等待”安慰自己。为什么现在不能行动呢?人要享受幸福,就要珍惜今天,珍惜此时此刻。吃一顿好吃的,甚至不断去吃自己喜欢的,真的需要很多钱吗?为什么一定要等待不知哪一天呢?如果你喜欢自己的朋友和亲人,为什么现在不告诉他(们)呢?如果你对一个人好,为什么不在每一天去为他做点什么,还要积攒到某一时刻,去担未必会出现的风险呢?如果你具有足够的才华和品性,为什么不在每一件事中,每一个人面前去展示,让自己及早辉煌呢?如果你珍爱自己的健康,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年老体衰时才去健身呢?等到、等到、等到,全部的生命,都可用在等待,结果会使错失良机,使取得比得到的更多。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,许多人经常在生命即将结束时,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有做,有许多话来不及说,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。别让自己徒留“为时已晚”的空余恨。逝者不可追,来者犹未卜,最珍贵、最需要掌握的是“当下”,人生短暂飘忽,许多事,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;有许多人,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故人。遗憾的事一再发生,但过后再追悔“早知道如何如何”是没有用的,“那时候”已经过去,你追念的人也已走过了你的生命。
一句瑞典格言说:“我们老得太快,却聪明得太迟。”不管你是否察觉,生命都一直在前进。人生并未售来回票,失去的便永远不再回来。将希望寄予“等到我如何如何的时候,我再怎样怎样”,我们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。
“昨天”和“明天”是你语言里最危险的两个词。沉浸在昨天你会停步不前,不能自拔于已有的挫折或名利;眺望着明天你会感到虚无缥缈,生活在幻想和等待中;今天才是生活,才是最后决定昨天与明天价值的关键。生活的充实与幸福,与我们堆积多少物质财富关系不大,而与我们生活的方式、生活的品质、生命的喜乐、生命的追求有关。试图等待某个时候,凑足了某些条件再去踏上快乐的生活之路,完全没有必要。坐等一切的变化让自己有转运的时机就更是天方夜谭。“今天”给你一个深深地潜入生命之水,或是高高地飞向生命天空的机会,好好 把握今天。